时间:2020-01-18 10:17:12 人气: 编辑:梁辰
沉香一直深受中国宫廷的喜爱,清官更是每年都使用大量沉香,而且在沉香的来源渠道、保管和具体使用上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在这种体系架构之下,沉香被广泛应用于宫殿、祠堂、药房等地,使得清代的紫禁城散发着悠远的香气。
沉香在清宫中的使用非常频繁,数量很大,那这些沉香究竟是怎样进入清官的呢?通过梳理档案材料可以发现有三种主要来源:由藩属国进贡的沉香,地方官员的进贡,采买。
1.藩属国进贡
清代疆域空前扩大,周边的国家大都成为其附属国,在这其中盛产沉香的安南、暹罗等国都位列其中。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生产香料,所以在奉表、纳贡等活动中几乎每次都会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这也是宫廷使用的“番沉香”的主要来源。如“越南国年例贡物沉香六百两”,“暹罗国王遣使祝寿进贡沉香二十斤”,“安南国恭进乾隆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两贡沉香六十斤”,从进贡的数量上看是非常大的。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国家本身盛产沉香,在“任土做贡”的原则下,沉香作为贡品本身就非常合适。二是清宫对沉香的需求造成了这种局面。自古以来,香料作为名贵的奢侈品受到宫廷的喜爱,沉香尤甚,所以清廷也有意通过各种渠道向附属国表达对沉香的喜好,这些国家也就投其所好的进贡了大量的沉香。
除了这些原产国进贡沉香外,一些不产沉香的国家往往会购买一定数量的沉香作为礼品呈送给清廷,如康熙九年(1670),义国王(意大利)遣使奉表进贡,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沉香。这些国家购买沉香的目的也是为迎合宫廷对香料的喜好。
因藩属国的沉香产量有限而进贡频繁,清廷为此刻意下旨:“任土作贡,原视物产所宜……即此外沉香等物,若未能备数,不妨就该国所有,如土纨、绢布均可进奉,不必拘定成例,所谓不惟其物惟其意也”。从这条旨意上看,清宫还是希望以沉香作为首选的进贡物品,在沉香不足的情况下,方使用其他物品替代。
2.官员进贡
中国的进贡制度一直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所谓“贡”,原本是与赋税制度相关,《周礼·天官》有“王日赋贡”,《孟子·万章上》有“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贡税焉”的记载。后“贡”的意义逐步变化,赋税的含义降低,几乎变成臣下或属国向君主进献的专用词。后随着进贡制度的完善,出现了“九贡”(祀贡、嫔贡、器贡、历贡、材贡、货贡、服贡、游贡、物贡)之制。其中的“物贡”一类,专指地方向中央进献的土产实物。《钦定文献通考》中有“臣等谨按马端临做土贡考,谓古之土贡,即在赋税之中犹当其租入云耳。”香料是古代各地方向朝廷进献的名贵特产之一,专供皇室之用。关于香贡的起源,现今见于确切文字记载的是晋代常遂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灭商后,巴蜀部落”鱼铁盐铜,丹漆茶密,皆纳贡之……园有芳翦香茗”,这里的“香”就是茅香一类的香料。
清代延续了前代的“任土做贡”的进贡制度,沉香作为我国两广及海南地区的特产,每年都要向宫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清代,沉香例贡由地方官负责采办解送至京。如康熙时,广东布政司每年需解沉香一百斤,到乾隆时广东布政司每年解送的沉香达到三百斤。而雍正时,福建布政司每年需解沉香一百斤入贡。从进贡数量上是很大的。康熙七年,崖州知州张擢士因崖州沉香贡沉重上书朝廷:“况琼属十三州县供香百斤,而崖独有十三斤之数”。可见当时海南地区的香贡的沉重。
为降低采办沉香对百姓的滋扰,乾隆三十一年曾特地下谕海南的地方官:“应饬黎峒总管、哨管、黎头谕令熟黎普行剃发,杜其假冒生黎滋事,每年例办进贡花梨沉香,向系差票赴黎购买,黎头挨邨拨夫送官领价,易滋扰累,应将每年额贡晓示,豫发价值派总管、哨管、黎头分办运赴免致差役扰累”。从这条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条信息:一是海南沉香的主产区在黎族生活的区域,清政府对这些地区具有充分的管辖权;二是清代地方官负责具体的沉香采办,每年有固定的采买限额,地方每年有专门的采办进贡沉香的银两支出,具体负责采买的是当地的差弁,而协助采买的则是当地的黎人头目;三是从材料看出,采买过程中曾经发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扰累了地方百姓,所以皇帝才会下旨“免致差役扰累”。咸丰时还特意裁减了押运沉香贡的“广东省委员解送沉香饭食银”,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除了土贡的沉香外,还有很多非土贡的沉香进入宫廷,清代,宫廷节庆活动众多,地方官会在各类节庆活动时向宫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沉香,如在三大节(元旦、端阳、万寿)进贡的沉香。还有一些不定期进贡中也会有一定数量的沉香,如来京陛见贡、谢恩贡、传办贡等,这些沉香大都随着其他的贡品一起入贡。如两广总督端阳进沉香二盒,广东巡抚端阳进沉香二十斤。除了例贡的沉香外,两广地区的一些地方官员也会采办一些沉香作为贡品进贡到宫廷如“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太监高玉王常贵交小沉香二块,重六斤八两,随楠木匣一件,系毛克明、郑五赛进”。又“同治十一年五月十四日,两广总督瑞麟进沉香二箱”。毛克明、郑五赛于雍正十年任广州左翼副都统,瑞麟时任两广总督,采办沉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了两广、福建等地的地方官进贡沉香外,为迎合宫廷的喜好,一些非沉香产区的官员也会购买一些沉香进贡到宫廷。如雍正三年初十日,“总管太监张起麟交沉香一根,重二十一斤,系汉侍卫林祖成进,传旨:收着钦此”。再如“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六日韩钟离交来沉香二块,系鹅房庄头邬索住进,一块重三十九两,一块重二十八两,六十年十一月初三日,上览过交养心殿”。这些京城或其他非沉香产区的官员进贡的沉香大都是从商铺中购买的。
3.采买
清官除了收取进贡的沉香外,还会派相关司员进行采买,以备使用,清官内所用沉香例由管理香料的广储司茶库司员负责采办交进。此外,一些皇商也会为宫廷采办一些沉香。如乾隆时总商洪充实在乾隆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共采买“上沉香九十八斤,用银三百三十两四钱,次沉香二十斤,用银十二两”。康熙时,因大量采办沉香多过而下旨量用采买,“即如朕内用沉香,每年二百斤,用尚有余,今办解者已过数倍,此等物件俱令察明,量用采买”。从整个清代来看,采买的沉香数量并不太多,且多集中在前期,后期囿于国家财力的限制,采买的沉香数量比较有限。
清代,大量沉香收贮到宫廷,而沉香作为有机物的特性,使得对其保管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清宫中有专门负责收贮沉香的库房,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是广储司茶库、户部颜料库和造办处库房,茶库和颜料库收贮各藩属国、地方例贡及皇商采购的沉香,而造办处库房主要收贮地方官不定期进贡的及造办处做活计使用的沉香。
1.广储司茶库
茶库是清宫中收贮沉香的主要机构。《大清会典》记载:“茶库,康熙二十八年奏准,于裘缎二库内分设,管收贡茶、人参、金线、绒丝、纸张、香等物”。《钦定内务府现行则例》中记载:“茶库专司收存人参、茶叶、香纸、绒线、纰缨、颜料等项。”可见收贮这些物品是茶库主要的职能所在。茶库负责收贮藩属国进贡的香料,如道光元年越南国嗣王阮福皎所进“沉香速香交茶库”。
茶库在右翼门内西配房,并太和门内西偏南向配房,中左门内东偏配房。隶属于内务府广储司。清官对茶库的内部管理经历了数次变更,从时间上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也是茶库由设立到最终完善的过程。与早期相比较,中期增加了部分管理人员,包括一名员外郎、两名司库和四名催总,而后期则又恢复成早期的人员配制。这种人员配置的变化是与清代国力的变化相符的。清初,国家尚不稳定,在宫廷日用消费方面较为节俭。随着国力的日渐强盛,到清中叶,宫廷的供应逐渐达到顶峰,诸如沉香等消费品的使用也日渐增多,相应的机构和管理人员也不断扩充。到后期,随着国力的衰减,茶库也随之瘦身。
清官将收贮的沉香储存于茶库内以备使用,如“十一日,怡亲王选得本库收贮一等伽南香一块,重二斤十一两,二等伽南香一块,重四斤三两,二等伽南香,重四斤六两呈览”。从档案记载来看,在清宫使用沉香时,会从茶库中支取,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途。
2.户部颜料库
清代,户部下属的颜料库也负责收贮一些进贡的沉香。《大清会典》记载,颜料库“凡各省解到铜、铁、铅、锡、朱砂、黄丹、沉香、降香、黄茶、白蜡、黄蜡、纸、桐油并花梨紫榆等木,均付库收贮”。清代,南方各省进贡的沉香大都会进入颜料库,如广东布政使每年进贡的沉香三百斤就直接进入户部的颜料库。颜料库内“应解各物,如库贮足用则停解,不足用则行取,屡年增减无定数”。从整个清代来看,颜料库所处的沉香的数量还是非常大的。关于颜料库的管理,“康熙十六年,定颜料库属内监衙门管理,其内部设验匠二名,库役二十八名,匠役四十一名”。此后历代管理人员均有所增减,但总体变化不大。清官使用沉香时会从颜料库提取,如“初六日,首领太监程国用来说奉怡亲王谕颜料库内有好的伽南香选几块用遵此”。
乾隆三十八年曾经因为茶库的官员发香迟滞而对其进行了责罚,转而向户部的颜料库领取。“十六日,总管内务府谨奏为查议事准造办处奏称查得成造檀香等佛于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内准样,其不足香料迟滞,八月间始行领取得一事,缘该作迟滞于定限外尚逾五十一日,该库于定限外尚逾七十六日,以上造办处该作该库迟滞逾限之处业已按日期多寡分别记过,至广储司茶库因沉速香块无存,四月二十三日接文办稿呈明于六月十三日转行户部,至七月初六日,由部领得沉速香发给造办处亦于定限外尚逾三十日,除广储司茶库官员迟滞之处交内务府查议外,所由造办处该作除奏明价买办银两不准开销外,仍将管作催长舒明阿、英敏遗漏,行催库官郎中观柱各罚俸三个月,管理事务郎中金辉、珠尔杭阿各罚俸六个月……”从这条档案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信息:一是宫廷用香是由皇帝发出旨意,由负责官员从库房取香;二是宫廷对器物管理的迟滞限度有明确的规定,对违规者的处理力度非常严格;三是茶库和颜料库作为宫廷主要的沉香收贮和管理机构,因存贮的相似,因而在职能上可相互补充。
3.造办处库房
清代,一些地方官在不定期进贡中所贡的沉香很多会直接进入造办处的库房,由于造办处成造大量沉香器物,其所用沉香除了从茶库提取之外,更有大量的沉香取自造办处的库房。关于造办处,《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初制养心殿设造办处,其管理大臣无定额,设监造四人,笔帖式一人。康熙二十九年,增设笔帖式”。造办处负责“成造内廷交造什件”。
从档案记载来看,造办处库房内会存放少量的沉香以备作材料使用。我们以雍正三年的几条档案为例来看:如“初八日,太监张玉柱王太平交来伽南香一块,重十六两七钱,随锦匣,系总督孔毓殉进,传旨着交造办处,钦此。”再“初七日,员外郎海望持出沉香一块,重七斤,奉旨着认看,或是伽南香或是沉速香,认别分明,亦收在造办处库内钦此。”又“二十五日,太监王太平交来沉香二块,重二斤八两,传旨交造办处收着,钦此。”从这几条档案来看,这些沉香随其他贡品一起进入宫廷,并未进入广储司的茶库或户部的颜料库,而是遵照皇帝的旨意直接进入造办处的库房。除了这种直接进入库房的沉香外,一些宫内撤下的沉香也往往交与造办处收贮,如“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奏事太监张玉柱交勤政殿东五间填漆格内伽南香一块,重十三两五钱,伽南香一块,重八两,伽南香一块,重六两五钱,锡匣盛,沉香一块,重一斤十两,沉香一块,重三斤二两,沉香一块,重一斤十一两,传旨交养心殿好生收着钦此”。这些由勤政殿撤下的沉香直接进入了养心殿造办处的库房,而未交与茶库或颜料库。由此可见,养心殿造办处会收贮有一定数量的沉香以备使用。
沉香作为一种常用香料,在清宫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集中在月例分发、各类祭祀活动、合香、入药、赏赐和制作器物等几个方面,下面具体来看:
1.月例用香
月例使用是清官使用沉香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月给发各处沉香数目按月具奏,月折一次,一年仍复归奏报销”。后官的皇太后、皇后等人均有沉香月例,如“慈安皇太后每月用中沉香四两,慈禧皇太后每月用中沉香四两”,隆裕皇太后月例用“中等沉香四两”。“遵旨查得皇后所用沉香四两向系月例”。嘉庆时,皇后所用沉香开始入月折内开销,“遵旨查得皇后所用沉香四两向系月例均用蓝册所存交进不入月折,现因蓝册沉香无存,改用部项是以人于月折内开销,谨奏等因于嘉庆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具奏,奉旨:知道了,钦此”。endprint
除了妃嫔之外,一些重要的宫殿内也会有月例沉香,我们以宣统三年十月初一日起至二十九日各宫殿用沉香数为例来看,“奉先殿月例用上等沉香四斤十二两二钱九分,天穹宝殿月例用中等沉香三两,钦安殿月例用中等沉香二两,慈宁宫佛堂月例用中等沉香一钱,慈宁宫东西配殿月例用中等沉香一钱,寿康宫东暖阁月例用中等沉香一钱,养心殿月例用中等沉香八钱,英华殿月例用中等沉香四钱,御花园月例用中等沉香四两。年例十月十五日起至次年正月十四日止奉先殿供鲜用上等沉香一斤。以上共用上等沉香五斤十二两二钱九分,中等沉香十五两五钱”。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清末时宫殿使用沉香的数量很大。清朝在鼎盛时期宫廷使用的沉香数量更大,因不敷使用,不得不裁减一些宫殿使用沉香的数量。乾隆三十七年之前,宫廷四十七处使用沉香的宫殿庙宇共用沉香一百零五斤十两二钱九分,经裁减后剩余六十九斤四两四钱九分。笔者曾统计过裁减的情况,基本上是一些皇家寺院及佛事活动所用的沉香,而诸如皇太后宫、安佑宫、慈宁宫佛堂等地的月例则没有裁减,“又慈宁宫佛堂等四处所有沉香原定额数尚属允协,应请照旧支发,毋庸核减外,其余各处所用沉香为数较多,不无靡费,今按各处足数点燃之数酌减更改。至外围永慕寺等处既有檀香降香点燃,其所用沉香应请全行裁减”。
2.熏香
沉香作为一种香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燃香,宋代就有“沉香一铢销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之誉。清官使用沉香时往往会将其劈成小丁放置香炉内,以净化室内气味。如“郎中白世秀来说总管王成交沉香八块,传旨着辟香丁钦此。于本月二十一日辟得香丁交讫”。又“库掌四德五德来说首领赵进忠交沉香一块,重九十两,传旨着劈香丁钦此。于闰三月初二日,库掌四德五德笔帖式福庆将沉香一块劈得碎香丁重八十四两交太监胡世杰呈进王成讫”。从档案记载来看,除了这种临时制做的香丁外,宫廷在各种节日前往往会提前制作一些香丁使用,如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为重阳节“郎中海望员外郎满毗传做备用,沉香方丁八两;紫降香方丁八两;奄叭香八两;芸香八两;大宫香饼一料,计九百个,记此”。
清官除了直接辟香丁使用外,更多的是沉香为主原料大量合香使用。“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沉香的合香香方,如“沉香一两,苏和香,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熟之”。清官的合香一般以沉香为主,配以麝香、乳香等做成香饼使用,如“员外郎满毗传做端阳节备用三色宫香饼二斤”。清官内的诸如养心殿、皇太后宫等处的沉香月例,一般都用于熏香。在大量的清宫绘画中,皇帝及后妃的桌上都会有小型的香炉,如在《清人画慈禧佛装像轴》图中,慈禧身边精致的仿宣德青铜香炉内的屡屡青烟将扮作观音的慈禧映衬的仙气十足。这些小香炉内放置的就是沉香一类的香料,日常用于熏香使用。
3.入药
沉香是稀有的理气活血的药材,有降气除燥、暧肾养脾、顺气制拟等功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于修合各类成药,如沉香丸、沉香散等。清官有两个制作成药的机构,分别是药房和内务府造办处。御药房负责宫廷所需药材的炮制和各种成药的加工,保障和管理宫廷用药。造办处的药作、锭子作等也会配制一些药品。清官药房中将沉香作为配料入药,一般用于修合成药使用,如乾隆三十七年“查药房所领沉香因无分晰项款,讯据该处官员等禀称,查上年原由广储司茶库领过沉香三斤,本处修合平安丹十料用过沉香十两,三神香四料用过沉香八钱,槟榔药十料用过沉香三两,苏合丸一料用过沉香一两,梅花点舌丹一料用过沉香一钱”。除了宫廷药房配药使用沉香外,“乾清宫圆明园并南府景山各处据大夫开方修合丸药行取煎药方内用过沉香一斤三两四钱三分”,两处共用沉香二斤二两三钱三分。药房主要制备帝后日常的丸散膏丹,造办处主项是配制锭子药及军前用药,如清宫配制的平安丸,每年的就用到了大量的沉香(包括伽南香和落水沉)。如雍正六年仅赏赐在西北征战的将领就用平安丸八万九千七百丸,数量之大,可见一斑。
4.祭祀使用
清官将沉香广泛应用于各种祭祀场所,“凡每年各祭祀,需用降真、沉、速等香及炭饼各有定数,俱本寺行文户部移取圆柱沉香、沉香饼、降真香饼、速香块、圆柱速香炭饼俱本寺行文工部移取”。除了祭祀外,各类供佛场合也会使用大量的沉香,如“据圆明园总管太监王进玉传旨嗣后圆明园内佛前供献着用沉香,是以行取沉香一斤八两”。“内庭各处并外围寺庙以及各处行取沉香向系广储司茶库由部领取支发各处用”。下面我们以奉先殿为例来看。
奉先殿于清顺治十三年重建,是宫廷祭祀皇帝祖先的家庙,供奉列圣列后神牌,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冬日及国有大庆,恭奉列圣神牌前殿祭享,立春、端阳、重阳及四月八日,于奉先殿后殿陈香灯。雍正时,奉先殿月例祭祀使用的中等沉香,如雍正二年十二月“奉先殿月例用中等沉香二斤十两五钱”。到乾隆时奉先殿每日上香所用的变为了上等沉香,“惟奉先殿、寿皇殿二处需用上等沉香,其余各处所用沉香俱系中等,每月给发各处沉香数目按月具奏,月折一次,一年仍复归奏报销,历年遵行在案”。奉先殿应用奉先制帛、沉香等均照数豫日交送年供鲜及年节所用沉香、紫降香于正月十五、六月十五、十月十五等日分三次交送。奉先殿每年月例使用上等沉香三斤九两五钱,每年五次告祭祖先用上等沉香一斤三两二钱五分,每年供献用上等沉香六斤十二两,共计用沉香十一斤八两七钱五分。除了这些常规的祭祀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告祭,从雍正十一年开始,奉先殿大典祭祀定上香之仪。如“嘉庆元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上侍太上皇诣奉先殿行礼”。“这些不定期的祭祀所用香基本也是以沉香为主。由此可以推断,奉先殿每年所用的沉香应该不会少于十二斤,其数量是比较大的。
5.赏赐
沉香作为稀有的香料,自古就受到贵族的推崇。清代皇帝往往会赏赐一些沉香给臣下或
藩部王公等,以作为联系双方感情的纽带,如雍正时三大名臣之一的鄂尔泰就受到皇帝数次赏赐沉香的优渥,如“雍正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臣赍折家人蒙恩赏银十两,驰驿赍回御赐臣宁绸八匹,沉香一盒,乳饼一匣,果干一匣”。endprint
作为赏赐使用的沉香更多的是以器物的形式出现,如“其伽南香有用处用,蜜蜡金星玻璃伽南香数珠着配庄严赏蒙古王子用”。光绪八年九月,清廷“派驻藏办事大臣色楞额往奠班禅额尔德呢,赏银五千两治丧及蟒缎哈达等物,并御用蜜蜡念珠一串,沉香朝珠一盘……”。再如宣统五年六月初八日,“总管谦和传荣惠皇贵妃额娘赐沉香小扳指一件。”不论是数珠还是扳指,用这种小型的沉香器物作赏赐品是很合适的。
6.成做器物
在清官造办处活计档中,有大量关于沉香成做活计的记载,这些详细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皇帝对沉香的喜爱。相较于沉香木,沉香制作的器物体积相对较小,更多是一些把玩器具。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的器物有两类:一是实用器,以数珠、暖手等小型器物为主。二是陈设器物,如炉瓶、底座等。下面具体来看:
(1)实用器物。清宫制作的沉香器物以数珠、暖手等居多,其中朝珠尤甚。如雍正八年十月二十日,“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来说宫殿监督领侍陈福副领侍刘玉李英太监王常贵交来伽南香一块,重五斤四两,系巡抚鄂必达进,传旨交造办处做数珠用,钦此。于十二月十七日,将伽南香五斤四两内挑选镟的数珠五串,一串重二两八钱,一串重二两六钱,一串重二两五钱,一串重二两二钱,一串重二两,共重十二两一钱,折耗五两九钱,回残香末四斤三两,首领李久明萨木哈持去”。再如雍正七年五月初八日,“太监王常贵交来伽南香一块,重二十七两,随锡匣盛,传旨着做数珠用,钦此”。类似的记载还非常多,从这些档案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信息:一是数珠本身的质量就较小,最重的也没有超过三两。二是宫廷制作沉香器物的制度完备,从何处取香,做多少,用过多少,回残香末有多少等均有明确记录。
再如暖手,如“十二日,怡亲王交蜜蜡鸳鸯暖手一件,二等伽南香一块,重四斤六两,王谕将此伽南香照蜜蜡鸳鸯样式做暖手二件,剩余伽南香应作何物酌量用,遵此”。“乾隆十四年正月初九日,副崔总佛保持来司库郎正培瑞保押贴一件,内开为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太监富成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着照伽南香莺熊暖手再做一件,如香不足用将造办处收贮伽南香内选用钦此。”从整个制作过程来看,是完全按照皇帝个人喜好进行制作的。
(2)陈设器物。清代宫廷有时也会将沉香做成一些陈设器,如炉瓶三事等,有时也会将一些沉香做成陈设器物的配件使用。如“二十四日,太监王太平交来伽南香一段,长二寸,径六分,传着做匙箸瓶一件,随炕色匙箸一分,记此”。“于六月二十日,做得伽南香匙箸瓶一分,内配老鹮色匙箸一分,领催白世秀交太监王太平讫。”从这段伽南香的尺寸来看,匙箸瓶的体积应该是比较小的,非常秀雅,和适合室内陈设。在《清宫陈设档》中也有许多关于宫殿陈设沉香物品的记载,如燕喜堂陈设有“沉香双扁豆一件”。养心殿西暖阁“雕漆二层长方匣一件,头层内盛沉香手串一盘”。
还有大量将沉香给配做配件以备陈设的记载,如“乾隆元年正月十七日,太监毛团交伽南香一块,青绿古铜铎一件,传旨:青绿古铜铎配架,伽南香配座,钦此。于本年二月初五日,将伽南香一块配得紫檀木架一件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交太监毛团持去讫”。从这条档案来看,乾隆时将整块的伽南香作为陈设品使用的,而专门为其配做了紫檀木座。
剩余沉香的处理
清官对于剩余的沉香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变价,二是做替代品使用。
(1)变价。广储司六库所存储的大量贡品每年都会处理掉一部分,通过将宫中消费不完的物品向社会兜售,以换取现金以充别项开支,清代,崇文门监督代内务府发卖广储司六库中多余的物品。清官沉香的变价就是交由崇文门监督负责,如道光五年六月初一日,茶库交崇文门监督拟变价的物品中就有“六安茶二千五百斤,每斤银二分。沉香一千八百斤,每斤银五分”。由于沉香本身属于奢侈品,所以很多时候变价并不容易。如乾隆三十七年官员上奏称:“初八日,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酌减香料数目事准管理户部三库事务衙门奏称向来各处支用沉香除上等者每年给发无余,而中等香丁往往积多无用,是以上年鲁经奏交崇文门变价,因非民间常用之物,至今尚未有人认买。”
(2)作为替代品使用。由于大量中等沉香剩余且变价往往不能非常顺畅的进行,因此宫廷将一些剩余的沉香替代其他类香品使用。如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因剩余沉香未能变价处理,乾隆下旨将其交与广储司抵用天穹宝殿、圆明园等四十二处使用攒香的宫殿。“十月二十四日,查本年十月二十四日遵旨奏崇文门交到沉香丁五百十五斤抵发天穹宝殿等四十二处应领攒香数目,足覆一年之用,尚余二十余斤,如按圆明园佛楼等三十五处领银办买攒香之数一并抵发不敷一年应用”,“奉旨崇文门存贮沉香丁五百十五斤着交广储司,嗣后宫内圆明园园囿等处领用攒香处即将此项沉香丁发给抵用,俟用完时再行发给攒香,再每年应用若干斤,此项沉香足覆几年之用,着查明具奏钦此”。以多余沉香替代攒香,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剩余价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热点标签
大家正在看...